目前光伏發電項目主要分為兩種模式操作,第一種是投資方和屋頂企業合作,按節能項目的要求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EMC),第二種是全額上網模式,按當地所屬光照資源區的上網標桿電價直接銷售給電網公司。
如何合理準確的計算分布式光伏發電收益?
對于第一種,光伏項目作為一個附加在屋頂上的發電系統,在廠區變壓器容量滿足接入條件的情況下,接入原企業廠區的配電室,按“用戶自用、余量上網”原則,項目所發電量優先供應企業業主廠區內使用,可通過安裝雙向計量表記錄正向和反向用電,向用戶供應的凈電量即為用戶減少的電網購電量,由此減少的購電支出即為實施光伏項目所產生的節能效益。
通過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投資方可獲得高于燃煤脫硫標桿電價的銷售價格,企業用電方可獲得低于市電的優惠電價,另外光伏發電曲線如果與負荷曲線基本一致,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削峰作用。這樣對投資方和用電方都是雙贏的。
如何合理準確的計算分布式光伏發電收益?
工商業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經濟效益測算較地面光伏電站要更加復雜,它需要考慮當地的電費計價方式和用電價格、企業用戶的用電負荷、當地太陽輻照資源情況、光伏出力情況及與企業用電負荷曲線的匹配性,根據目前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政策,用戶自發自用部分的補貼是在用戶用電電價之上加國家、省市地方固定度電補貼,余電上網部分電費收益則是按照當地脫硫煤標桿上網電價收購。
目前行業內針對分布式光伏電價的計算方法有多種,不同的方法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由于投資收益率敏感性和電價有直接關聯,因此不同的電價計算方式也會帶來收益率的偏差。
電價計算方法
以江蘇某企業為例,用電情況如下:高峰時段電價為1.1002元/千瓦時,平段電價為0.6601元/千瓦時,谷段電價為0.32元/千瓦時。假設投資方向企業用戶收取的電費為企業白天用電電價的8.8折。經過測算,光伏發電被企業自身消納的比例約59.25%,剩余40.75%為余電上網部分,脫硫煤標桿上網電價為0.378元/kWh。
粗略計算
這種方法適用于難以獲取用電企業負荷曲線的情況,而白天一般是峰平兩個時段,所以計算電價時,可對峰段和平段電價取平均值,即(1.1002+0.6601)/2=0.88015元/千瓦時;企業光伏發電的消納比例約59.25%,剩余40.75%余電上網,投資方向用戶收取的電費為企業白天用電網點均值電價的8.8折,投資方按照折扣電價0.88015*88.0%=0.7745元/千瓦時向企業用戶收取電費。投資方根據合同能源管理獲得的電費電價:投資方向用戶收取的電費電價+光伏電能量上網電價=0.7745*59.25%+0.378*40.75%≈0.6129元/kWh。